附睾炎是致病菌侵入附睾而引起的一种炎症性疾患,是阴囊最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临床上按其发病特点分为急性附睾炎和慢性附睾炎;按其感染性质的不同,又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如,结核性附睾炎等)之别。附睾炎多见于20—40岁之间的中青年,大约占附睾炎患者的70%。

常继发于前列腺炎、精囊炎或尿道炎,容易伴发睾丸炎。由于附睾炎和睾丸炎常同时发病,不易区别,故临床上常统称为“睾丸炎、附睾炎”。
附睾是精子成熟的部位,又是精子贮存的场所,具有与精子成熟,获能相应的多种生理功能。而附睾的炎症可影响附睾功能,改变附睾内环境,从而影响精子成熟,使其受精能力下降。另外,炎症也可导致附睾管堵塞,影响精子的输出,这些情况的发生均可造成男性不育
睾丸、附睾在中医学中称为“肾子”。附睾炎属中医学中的“子痈、淋症”等病证范畴。此外,部分古代医家亦将本病归属于“疝门”。

清代《外科证治全书》就有记载:“肾子作痛,下坠不能升上,外观色红者,子痈也。”而在清代另一医学著作《外科证治全生集》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肾子作痛,而不上升,外现红者是也,迟者成患,溃烂致命,其未成痈者,用枸橘汤一服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