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需要清楚的一个事实是,并不是所有的子宫内膜增生最后都会发生癌变,所以在检查子宫内膜增生的时候,我们需要和子宫前期的癌变相鉴别,当然子宫内膜增生还要和其他的增生相鉴别,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1.病理形态的鉴别:从形态上内膜增生与癌的诊断中存在的混乱。各种类型的增生性病变会被误诊为癌变。主要从以下几点发生混淆诊断:①对于细胞异型性的诊断各作者所取标准不一 致。②用以鉴别不典型增生与高分化腺癌的间质浸润不易确定。③内膜间质肌纤维母细胞或平滑肌的化生易误诊为癌的肌层浸润。④息肉样腺肌瘤也易误诊为间质浸润。
2.临床特点的鉴别:当组织学鉴别诊断遇到困难时,可结合临床特点综合考虑。对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与内膜腺癌的鉴别,主要从以下两点作为参考。
(1)年龄:从内膜增生发生的年龄来判断。内膜腺癌患者中年龄小于40岁者非常少见。但子宫内膜样癌却不具备这样的年龄特点。因此,在鉴别诊断时,首先要根据组织病理学提示的组织学类型,仅仅在不能鉴别分化好的内膜样癌与不典型增生时,可以年龄作为鉴别的参考因素。
(2) 药物治疗的反应:通过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来判别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内膜腺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对药物治疗的反应较敏感,在用药后短时间内其内膜即有明显逆转,用药剂量也可偏小。轻度不典型增生者,如果用小剂量孕激素周期性治疗(每个周期用药8~10天),一般在3个月内显出疗效。中度或重度不典型增生 者,所用孕激素剂量须要增加并且须不间断的连续应用3~6个月。停药后,有可能复发。而内膜腺癌患者一般对药物治疗反应慢,并需要更大剂量才能使内膜有转 化反应。停药会很快复发。通过对他们对药物治疗反应的不同的特点可作鉴别诊断。
只有做好子宫内膜增生的鉴别,我们才可以正确的判断出子宫内膜增生的病情,及时的采取应对的措施,这样也是可以降低子宫内膜增生发生癌变的可能性的,所以大家千万要重视子宫内膜增生的鉴别。
子宫内膜增生大家可能听说的不是非常多,它一般是子宫发生癌变的前兆,所以还是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一种症状,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引发子宫内膜增生的原因,这样大家也可以及早的做好预防工作。
1.内源性雌激素
在青春期女孩、围绝经妇女、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某个环节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都可有不排卵现象,使子宫内膜较长期地持续性受雌激素作用,导致不排卵;在肥胖妇女,脂肪组织越多,转化能力越强,血浆中雌酮水平越高,造成持续性雌激素的影响导致;垂体腺的促性腺 功能不正常,卵巢颗粒细胞瘤也是持续性分泌雌激素的肿瘤。
2.外源性雌激素
(1)雌激素替代疗法(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 ERT):围绝经期或绝经后,出现更年期综合征,表现为骨质疏松、血脂代谢异常、心血管变化、甚至脑细胞活动的改变等。如果单有ERT雌激素,会刺激子宫 内膜增生。单用雌激素一年,即可有20%妇女子宫内膜增生而ERT的应用,常常是经年不断,甚至直到终生,长期如此,如若不同时联合应用孕激素,将有严重 内膜增生,甚或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2)他莫昔芬的应用:他莫昔芬(Tamoxifen TAM)有抗雌激素的作用,故被用于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在雌激素低的条件下,TAM又有微弱的类似雌激素的作用,故长期服用TAM,也可使子宫内膜增 生。
虽然经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子宫内膜增生的发生是和激素有关,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及时的发现子宫内膜增生,然后接受对应的治疗措施,降低子宫发生子癌病的可能性,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子宫内膜增生都会发生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