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总是因为身体结构比较复杂,老是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妇科病。有许多女性在不是月经期的时候,会出现小腹坠痛,阴道内还会有出血现象,尤其是在性生活过后,这种现象更严重,这是怎么回事呢?很多人深受这个问题的困惑,让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吧!
1.慢性女性小腹坠痛以下腹钝痛及骶部疼痛为主。多为慢性子宫颈炎,慢性附件炎,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盆腔淤血症,子宫后位,子宫肥大症,子宫脱垂等所致。下腹钝痛,下坠感,腰酸等症状多在劳累后、久站及月经期加重。
2.女性小腹坠痛是盆腔炎的典型症状,一般来说可因炎症轻重及范围大小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发病时下腹痛伴发热,若病情严重可有寒战、高热、头痛、食欲不振。月经期发病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非月经期发病可有白带增多。若有腹膜炎,则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若有脓肿形成,可有下腹包块及局部压迫刺激症状;包块位于前方可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如排尿困难、尿频,若引起膀胱肌炎还可有尿痛等。
3.卵巢黄体破裂。这是因黄体内出血较多所致,伴有突然发作的下腹部或一侧的腹痛,严重时还可出现休克。卵巢黄体破裂绝大部分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20~26天,发病时可出现下腹部疼痛,轻重不一。卵巢黄体在破裂之前,均有卵巢充血、肿大的过程,当卵巢受到外力或间接外力的影响,特别是月经前期充血时,如因大便用力、外伤、性交、剧烈活动而诱发。
看到上面这些解释,相信你已经十分了解小肚子出现坠痛,并且伴有出血现象的原因了吧,如果你有类似病症的话,不要再拖延,及时到专业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是最好的选择,否则长期受这种病痛的折磨,会引起其他病症的。
子宫出血止血药
患者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妇科进行详细的检查,了解清楚是哪一种情况,然后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有些情况是不需要用止血药的,应该要采取其他的一些方式才能够起到作用。还有的是功能性子宫出血,那么对于这种情况,需要用止血的药物。
一般可以止血的药物有云南白药、维生素k、安络血等,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以使用这些药物,不过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比较安全,如果反复出现子宫出血,并且流血很多的话,还是应该要进行另外的治疗。
子宫出血病因
导致子宫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如子宫的病变,子宫肌瘤、宫颈病变、子宫恶性肿瘤等;如果子宫正常,内膜不规则脱落也会引起出血,是由于内分泌紊乱引起的,如过度紧张、过度疲劳、环境改变、代谢性疾病、营养不良等;长期服用抗凝血药物、绝期后激素替代也会引起子宫异常出血。
1.子宫颈肿瘤:患宫颈癌时,当肿瘤侵犯间质内血管可以引起阴道出血,开始为接触性出血,以后发展为少量不规则阴道出血,晚期出血量增多,甚至大出血。
2.宫颈炎症:患宫颈息肉、宫颈糜烂时有时也会发生阴道出血,多为白带中夹血丝,且多为接触性出血。患子宫颈结核时,病变组织可以发生溃疡,溃疡面破裂,导致出血;有时病变组织呈结节状、乳头状,由于质地很脆,也容易发生出血。
3.器质性疾病引起的阴道出血:由外阴、阴道损伤,可以引起阴道出血。另外,癌和良性肿瘤,如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瘤、具有激素分泌功能的卵巢肿瘤等也都可以引起阴道出血。有时尿道口脱垂也可以引起出血。
4.生育年龄的妇女,阴道出血可能由节育措施不当,如口服避孕药、孕激素、等引起,或由妊娠并发症,如前置胎盘引起。另外,宫外孕、葡萄胎、子宫内膜异位症、癌症等都能引起阴道出血。
子宫出血预防保健
青春期和更年期均应经期卫生,加强月经期休息和营养,避免劳累与剧烈活动,出血间不宜涉水冒雨,忌食生冷辛辣,严禁房事,治疗中的患者,应学会自测基础体温,随时观察血量及色质的变化,发现新病情,及时治疗。若治疗后出血停止,仍应坚持服药,一般功血治疗最少应坚持3~6个月,以防复发。
主要为以下几点:
1.生活方面: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做到有张有弛,避免过度劳累。
2.饮食方面:加强膳食调节,增加富含蛋白质、铁与维生素的食物,如肉、蛋、奶与新鲜蔬菜、水果等。合理膳食既有利于改善机体代谢,增强体质;又有利于增强血红蛋白含量,减轻贫血程度。
3.心理方面:注意情绪调节,避免过度紧张与精神刺激。特别是青春期少女,父母们不仅要关注女孩的学习状况与膳食状况,还要重视女孩的情绪变化,与其多沟通,了解其内心世界变化,帮助其释放不良情绪,以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精神心理状态,避免情绪上的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