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激素六项是哪六项?性激素六项对女性的身体健康程度有很大的程度的体现,性激素六项是哪六项?性激素六项出现异常对内分泌也是有很大的伤害的,下面大家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孕酮(P):由卵巢的黄体分泌,促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血P浓度在排卵前为0~4.8nmol/L,排卵后期为7.6~97.6nmol/L,排卵后期血P低值,见于黄体功能不全、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
二、睾酮(T):女性体内睾酮50%由外周雄烯二酮转化而来,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约25%,仅25%来自卵巢。主要功能是促进阴蒂、阴唇和阴阜的发育。对雌激素有拮抗作用,对全身代谢有一定影响。女性血T正常浓度为0.7~3.1nmol/L。血T值高,叫高睾酮血症,可引起不孕。
三、雌二醇(E2):由卵巢的卵泡分泌,促使子宫内膜转变为增殖期和促进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血E2的浓度在排卵前期为48~521皮摩尔/升,排卵期为70~1835皮摩尔/升,排卵后期为272~793皮摩尔/升,低值见于卵巢功能低下、卵巢早衰、席汉氏综合征。
四、促黄体生成素(LH):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主要是促使排卵,在FSH的协同作用下,形成黄体并分泌孕激素。血LH的浓度,在排卵前期为2~15mIU/ml,排卵期为30~100mIU/ml,排卵后期为4~10mIU/ml。一般在非排卵期的正常值是5~25mIU/ml。
五、催乳素(PRL):由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之一的泌乳滋养细胞分泌,是一种单纯的蛋白质激素,主要功能是促进乳腺的增生、乳汁的生成和排乳。在非哺乳期,血PRL正常值为0.08~0.92nmol/L。高于1.0nmol/L即为高催乳素血症,过多的催乳素可抑制FSH及LH的分泌,抑制卵巢功能,抑制排卵。
六、促卵泡生成激素(FSH):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卵巢的卵泡发育和成熟。血FSH的浓度,在排卵前期为1.5~10mIU/ml,排卵期为8~20mIU/ml,排卵后期为2~10mIU/ml。一般以5~40mIU/ml作为正常值。FSH值低见于雌孕激素治疗期间、席汉氏综合征等。
性激素六项检查时间:来月经的第3-5天(经期)空腹抽血做性激素六项检查。这时的激素水平是基础卵泡期,月经第二天检查有所不妥,是由于有许多女性在月经第1-2天只有少量的阴道出血,这说明黄体期的激素水平没有明显下降,误差很大,而月经第3-5天是稳定的,不会有误差。
有一些患者做完TCT结果显示为ASCUS(无明确诊断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时,一些医生会建议再做个DNA定量细胞学检查,就是下图的这个检查。DNA指数?细胞核?倍体?每个词看起来都高大上的样子,可是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估计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现在就和大家简单的讲解一下。
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具有“自动化、标准化、智能化”的寻找肿瘤细胞的方法。该技术主要通过DNA倍体分析系统对经过特殊染色后的细胞核内DNA含量或倍体的测定来判断细胞的生理状态和病理改变。正常人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可发生基因突变而导致染色体结构或数量改变,并出现DNA异倍体细胞。此外,癌变细胞无限增殖的特性,使DNA大量堆积,通过检测细胞DNA的相对含量或增殖期细胞数目,可判定机体细胞是否存在异常。
简单来说,如果有宫颈癌或癌前病变的话,宫颈细胞就会出现DNA倍体异常,而通过DNA定量细胞学检查就能判断出是否有癌变可能。
目前的门诊一般是把TCT检查和DNA定量分析方法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同时提高对宫颈癌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适合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尤其在TCT中出现“无明确诊断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
即 ASCUS时,通过DNA定量细胞学检查可以进一步判断患者的病变程度,为下一步分流提供指导。研究显示,在各级宫颈病变中,均可发现有DNA倍体异常细胞,病变级别越高,DNA 倍体异常细胞出现频率越大。当ASCUS诊断 CINⅡ以上病变中,有71.43%可见或可见大量。
DNA倍体异常细胞。因此如果细胞学诊断为 ASCUS,同时显示未见或可见少量。
DNA倍体异常细胞者,宫颈病变大多数不会进一步发展,此类患者可按常规定期复查;而ASCUS同时显示可见或可见大量。
DNA倍体异常细胞者,发展为宫颈癌的可能性很大,对这些患者,则需要做病理活检进一步确诊。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现在宫颈癌筛查技术越来越多,宫颈癌的早期预防和检测手段已经非常成熟,成年女性只要关爱身体,定期检查,宫颈癌是完全可以预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