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正常协调的性生活是不会引起女方阴道出血的。同房后阴道出血往往提示存在某种病理情况。阴道出血是妇科的常见症状。血自阴道流出,但出血部位可能在阴道、宫颈或子宫(以后者为多);出血量不等(少者点滴状,多者可危及生命);出血情况不等(可表现为月经紊乱、不规则出血或发生在性交后、妇科检查后等接触性出血)。妇科检查都正常为什么同房还流血?
各年龄段妇女的生理特点不同,引起阴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讲,同房后阴道出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外生殖道损伤
1.处女膜损伤。最常见的是首次同房时处女膜破裂。这种出血一般发生在性交时。当时可有疼痛,同时有出血,出血量通常不多。如果损伤不重,很快出血自止。但是,有时处女膜破裂恰巧损伤到该部位的血管时,出血就比较多,需要压迫止血(如应用干净棉球或者纱布、干净毛巾等),甚至到医院就诊。
2.阴道裂伤。性交时或性交结束就发现阴道出血而且出血量多,不易自止,长时间渗血。阴道裂伤多发生在非自愿的性交或十分粗暴的性交方式时。阴道裂伤也见于阴道畸形,如阴道纵隔、横隔、双阴道、阴道狭窄。曾经做过阴道整形、处女膜修复、阴道内肿物切除手术及子宫切除手术之后,阴道伤口愈合不良时,性交也容易造成损伤。性交姿势、位置不当也可导致阴道损伤出血。出血的多少与受伤的部位及程度有关。曾有某女,遭到强奸后,发生严重的阴道后壁至阴道穹窿裂伤,出血多,6小时后才到医院就诊,就诊时已出现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失血性休克表现。
宫颈癌依然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然而,宫颈癌又有其他恶性癌种所不具备的特点:目前唯一一个知道病因的癌症。并且,宫颈的癌变历程漫长,从癌前病变发展到恶性的浸润性宫颈癌,起码有5-10年的潜伏时间。所以,只要选对体检,90%以上的宫颈癌可被预防,扼杀在“癌前病变”阶段,那么该如何进行宫颈癌筛查呢?
21岁时开始做宫颈癌初筛
何时开始宫颈癌筛查?新的筛查指南建议女性在21岁时开始初筛,无论初次性交的年龄或其他危险因素,21岁以下女性不应该行宫颈癌筛查。主要原因是,年轻妇女罹患宫颈癌非常少见,过去的筛查资料表明,年龄低于21岁妇女宫颈癌的发生率无明显变化。筛查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阴道检查或治疗。而且绝大部分HPV感染引起的宫颈病变能自愈。
专家表示,但是如果初次性交的年龄的年龄过早,建议女性提前进行初筛,一般每年一次细胞学检查,连续两年均为正常者,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时间至3年查一次;高危妇女人群,筛查时间应较短,最好每年筛查一次。
宫颈癌筛查“三步曲”。
专家介绍,目前女性宫颈癌筛查主要有三种方式:
第一步宫颈细胞学检查。首先是宫颈TCT,TCT检测是宫颈癌前病变检查的第一步,TCT能发现早期病变的细胞,较常规巴氏方法更客观、更准确且无人为误差,能做到真正的早期诊断(诊断率高达90%以上)。其次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检验,HPV病毒是引起宫颈癌的元凶,感染高峰在18-28岁和40岁-44岁两个年龄段。感染HPV后,大部分女性自身能清除HPV,然而有不到10%的女性,无法完全清除体内的HPV,这样HPV便与DNA整合,改变宫颈表面鳞状细胞的性质,慢慢侵蚀正常的宫颈,直到发生恶变。HPVDNA检测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敏感性优于传统的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
第二步:阴道镜检查。
第三步:宫颈活检。当HPV阳性或宫颈TCT有异常时,就要做阴道镜配合宫颈活检予以确诊。
专家表示,就女性而言,即使感染了HPV病毒也不代表一定就会发展成宫颈癌,只是有发展成宫颈癌的可能,因为体内的免疫系统有可能将病毒消灭掉,所以应每年复查宫颈TCT和HPV,一旦发现异常马上进行治疗,这样就可以将宫颈癌消灭在萌芽状态,一些免疫力稍差的女性只需每年定期做防癌筛查,就能够避免宫颈癌的潜在危险。
不推荐宫颈刮片筛查
在以前会采用宫颈刮片筛查宫颈癌,其方式是从子宫颈部取少量的细胞样品,放在玻璃片上,在显微镜下看是否有异常,专家表示,但是根据不同医生的刮片技术,或者是读片技巧,
宫颈刮片能收集到的有价值的细胞少,诊断阳性率低,不能发现癌前病变,但经济便宜,目前多用于经济落后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