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怎样用试纸检查自己是否怀孕,唾液酸偏高的原因

重庆送子鸟医院2025-09-23  0

一般在月经推迟7-10天用早早孕试纸就可测出,但为了准确率更高,应选取晨尿进行检查。由于它的准确率并不是百分之百,因此如果测出怀孕应到医院再进行B超诊断。

早孕试纸使用方法:

在进行测试前必须先完整阅读使用说明书,使用前将试剂和尿样标本恢复至室温(20℃-30℃)。

1. 从原包装铝箔袋中取出试剂条,在1 小时内应尽快地使用。

2. 将试剂条按箭头方向插入尿液标本中。注意:尿液液面不能超过试剂条的标记线。

3. 至少5秒钟后取出平放于干净平整的台面上观察结果。

4. 等待紫红色条带的出现,测试结果应在3分钟时读取。10分钟后判定无效。

提高早孕试纸准确度的方法

1.注意包装盒上的生产日期,不要使用过期的测试卡,因为化学药剂时间长了就会失效。

2.为了减小测试不确的机率,在去卫生间具体操作之前要仔细读测试卡使用说明,然后要小心谨慎地按照说明去做。

3.如果你对测试结果拿不准,最好打咨询电话问问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测试。例如,你喝水过多尿液稀释,医生会告诉你用不用重新再做一次测试。如果测试结果呈阳性但很不明显,你就该假设自己怀孕了,去医院检查一下吧。

4.如果自测结果呈阴性,1周之后月经仍未来潮,你应该再做一次自测。如果不是阴性,最好去看医生。

5.最主要的,是相信自己的身体。如果你的症状告诉你已怀孕了或是没怀孕,不管自测结果如何,应该想到自测也许会有误,最好去医院检查检查。早孕的症状有:恶心呕吐、疲劳乏力、尿频、乳房发胀、偏食、嗜睡等。

早孕试纸结果判断

在一般情况下,早早孕试纸检测结果有两种:将尿液滴在试纸上的检测孔中,如在试纸的对照区出现一条有色带(有的试纸显红色,有的试纸显蓝色),表示未受孕,反之,如在检测区出现明显的色带,则表示阳性,说明发生妊娠。这种检测具有快速、方便、灵敏、特异性高的优点,可避免与HCG有类似结构的其他糖蛋白激素引起交叉反应。

阳性(+):两条紫红色条带出现。一条位于测试区(T)内,另一条位于质控区(C)。表明已怀孕。

阴性(-):仅质控区(C)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在测试区(T)内无紫红色条带出现。表明未怀孕。

无效:质控区(C)未出现紫红色条带,表明不正确的操作过程或试剂条已变质损坏。

注意:试剂条质控线与测试线的色带可因尿中hCG含量多少而显现出颜色深浅,结果判定按上述标准进行。

因此,育龄妇女出现停经,不要仅仅依靠一次早早孕纸自测来判断自己是否妊娠。为保险起见,可以在3天后再测一次。当然,最可靠的还是及时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尤其是弱阳性者,以便采取措施。这里尤其要指出,近年来宫外孕屡见不鲜,如果由于自测早早孕假阴性,而忽略了及时的诊治,一旦宫外孕着床部分破裂出血,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

血清唾液酸浓度是可以用于判断恶性肿瘤,同时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血清唾液酸稍微偏高一点其实不用太过于焦虑,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积极乐观,再次检查时看看是否依旧偏高,同时做好糖尿病等疾病的预防。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血清唾液酸的具体介绍,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唾液酸(sialic acid,SA)是神经氨酸的乙酰化衍生物,是细胞膜糖蛋白和糖脂的重要组成成分,位于神经节苷酯的糖链的终末位置上,存在于各种组织中。

体内唾液酸主要有三种存在形式:糖蛋白结合唾液酸,脂蛋白结合唾液酸和游离唾液酸。

唾液酸有多种生理功能,参与细胞的识别,粘着和接触抑制,是一种广谱的肿瘤标志物。

正常代谢时,血清唾液酸的含量稳定。

患恶性肿瘤时,由于瘤细胞表面糖蛋白和糖脂的结构和含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大量的唾液酸可能从癌细胞表面脱落进入血液,使得血清唾液酸水平升高,而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测定血清唾液酸的含量对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一、原理

血清中唾液酸与呈色液在沸水浴中反应,生成紫蓝色化合物,与同样处理的标准液比色定量。

二、临床意义

唾液酸与细胞恶变、癌转移、侵袭、失去细胞接触性抑制,细胞黏附性降低以及肿瘤抗原性密切相关。

血清唾液酸浓度可作为恶性肿瘤的诊断辅助性指标和疗效观察指标。

癌症患者血清唾液酸水平动态变化与病情相关,可以用于早期发现肿瘤的转移和复发。

血清唾液酸增高:常见于恶性肿瘤(如肝癌、肺癌、乳腺癌、直肠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卵巢癌等)、淋巴瘤、黑色素瘤、肉瘤、白血病、霍奇金病、败血症、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心肌梗死、肾脏病变、肾功能不全等。

三、正常值参考范围

1.29~2.42mmol/L(40~75mg/dL)

四、注意事项

1.检查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

2.采血后应尽快分离血清,4~6℃保存可稳定3~5天。

3.每批检测须同时测标准,以减少批间差异。

4.沸水浴水面应超过试管内反应液面。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cqszn.cn/u/read-371211.html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