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息肉对女性朋友的身体不仅造成很大的伤害,而且会引起女性不育不孕。那么引起子宫内膜息肉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解答。
形成原因
息肉形成的原因,可能与炎症、内分泌紊乱,特别是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多数学者认为,息肉来自未成熟的子宫内膜,尤其是基底部内膜。
引起子宫息肉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1)慢性子宫内膜炎或子宫肌炎。
2)宫腔异物如IuD,异物存留。
3)特异性感染如结核、阿米巴和血吸虫病等。
4)胎盘残留并发感染。
发病机制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可有息肉形成,某些晚分泌期子宫内膜可呈息肉样改变。
子宫内膜组织内,少数息肉细胞缺乏激素受体,呈增生期改变,形成无功能性息肉。
炎性息肉:伴有纤维组织增生,慢性炎细胞浸润。
腺肌瘤型息肉:息肉中有较多平滑肌组织。[3]
子宫息肉引起不孕的机制如下:
1)息肉充塞宫腔,妨碍精子和孕卵存留和着床。
2)息肉合并感染,改变宫腔内环境,不利于精子和孕卵的成活。
3)息肉妨碍胎盘植入和胚胎发育。
4)合并输卵管或卵巢炎,可引起梗阻性或无排卵性不孕。
以上就是关于子宫内膜息肉的并发原因,相信大家对此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最后小编也提醒大家,如果大家对子宫内膜息肉仍存在疑问,欢迎大家咨询有问必答网的专家,专家们将会为大家详细解答。
女性朋友患有子宫内膜息肉会引发各种妇科疾病,而且严重者会导致不育不孕,那么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
根据息肉的大小、位置、形态及患者的年龄,采取不同的治法。
1.对于较大而有蒂的息肉,可在子宫下段见到或摸到,此时可通过扩张宫颈将息肉摘除,然后进行宫颈及宫腔搔刮术,将其余息肉刮出并送病理检查。
2.小型局灶型或弥漫型息肉行刮宫术,应注意全面搔刮,尤其是宫底及宫角处。
3.宫腔手术后,应进行抗感染治疗。临床可给予抗生素类药物口服或静点。
4.对出血症状明显,按上述方法治疗未能根除或经常复发者,应考虑行子宫切除。
激光术前准备
1.同宫颈糜烂激光治疗相同。
2.器械准备Nd∶YAG激光准备同宫颈糜烂治疗部分,使用功率40~60W。
子宫镜及镜下手术
1.常选用5%G、S液体作膨宫液。
2.双合诊检查了解子宫的位置、大小、形态、硬度、活动度等。 使用宫
颈钳夹住宫颈前唇、用探针经宫颈口轻缓进入宫腔探知子宫腔深度,宫颈口(包括内外口)小者用子宫扩张器扩张子宫颈至6~6.5号。 3、根据探知的宫颈深度,调整子宫镜限位器,将子宫镜插入宫颈管,过内口,循子宫壁一侧缓缓推入到宫腔内。
开启冷光源,打开注水阀门,嘱助手通过加压器,向宫腔内注入膨腔液。压力维持在18~22kPa(130~160mmHg)之间。在膨宫良好的可视空间仔细寻找子宫息肉蒂部的准确位置。自宫镜活检孔道,通过橡胶帽插入Nd∶YAG光纤,直视下,光纤插入息肉根部,输出激光,根据息肉根部大小调整激光输出功率。直至息肉变成绛紫时,能从基蒂部切下者一并切除。对无蒂及较小息肉者,可直接插入凝固,发白停止。
术后处理:宫内膜息肉,一经确诊,应以手术摘除息肉为主。但手术后,息肉的复发率较高,为此,术后应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促使机体趋于阴阳平衡。另外,病程较长的患者,由于月经过多,常导致贫血,为此,在息肉摘除后,应给予补脾益气、养血生血的药物治疗,以促进机体快速复原。常用的药物:有人参(或党参)、黄芪、山药、白术、大枣、龙眼肉、当归、阿胶、熟地、白芍等药,辨证治疗。
备注:宫颈息肉是炎症刺激下导致的,一般为良性,应行息肉摘除术(很小的手术)。宫颈息肉摘除术比较简单,快速,无痛苦摘除的息肉无论大小,都要做病理检查,因为宫颈息肉有0.2%~0.4%的恶变率,虽然很低,也不要因麻痹大意而漏诊。另外,息肉虽然摘除,但宫颈的炎症并未彻底消除,因此息肉还有可能复发,患者需要定期复查。
以上就是关于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方法,相信大家对此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最后小编也提醒大家,如果大家对子宫内膜息肉仍存在疑问,欢迎向有问必答网的专家咨询,专家们将会为大家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