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对宫颈糜烂的认识误区有哪些医院,“宫颈糜烂”并非宫颈癌前兆
宫颈糜烂是人们对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症的旧称,现在在美国医学中已经不怎么称呼宫颈糜烂了,随着研究的逐渐加深,人们开始了解它的本质了。但是,很多人依旧对其的认识存在一定放入误区,下面一一为大家解释:
误区一——宫颈糜烂是已婚女性的“专利”
目前,关于宫颈糜烂的真正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宫颈局部机械性刺激或损伤,如分娩、人工流产或性生活过于频繁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宫颈鳞状上皮破坏,宫颈局部抵抗力降低,易引起宫颈炎症。但是,临床发现,没有性生活的女性,仍然存在宫颈糜烂,这女性的激素水平高有关。
所以,没有性生活史,不等于不会发生宫颈糜烂。对于未婚,或无性生活的女性,还是单纯的发现宫颈糜烂样改变无需担心,但是如果有持续性白带增多,或伴有颜色、质地的改变,应到妇科门诊就诊,以查明原因,及时治疗。
误区二——日常护理宫颈糜烂需阴道冲洗
关婷教授表示,惹上宫颈糜烂就随便使用阴道冲洗液进行冲洗的做法是错误的。女性阴道黏膜表面是鳞状上皮,它受到女性性激素的影响,发生着周期性脱落,具有保护作用。同时,鳞状上皮细胞能分泌糖原,糖原被寄生于阴道内的乳酸杆菌分解为乳酸,从而保持阴道内酸性环境,抑制细菌的生长与繁殖。
如果不是因为炎症引起的宫颈糜烂,就使用消毒、杀菌、止痒、消炎类的洗液来冲洗阴道,可能会破坏阴道本身的保护屏障,不但对宫颈糜烂无益,而且可能引起阴道局部微环境改变,造成继发感染。所以,我们一般是不主张女性使用阴道冲洗液的,如需使用也应该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分清楚情况进行。
上面介绍完有关宫颈糜烂的误区之后,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人们生活当中的一些错误的观念和做法,不仅对自身的健康没有益处,甚至会损害自己的身体。希望大家多关注相关的知识,争取早日摆脱宫颈糜烂的困扰。
很多人都这样认为“宫颈糜烂就是宫颈癌发生的前兆”,这种想法给很多的女性朋友带来的巨大的困扰。为此,我们咨询了权威的专家,让专家为大家解读“宫颈糜烂与宫颈癌”二者之间的关系,一起学习一下吧。
一直有将“宫颈糜烂”看做是宫颈癌前兆的说法,这两者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它们并不是因果关系。医学上讲,持续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病因。但有高危型HPV感染不一定都发生宫颈癌,可经过自身的免疫力自动清除,反过来说,宫颈癌患者却99%都有高危型HPV感染。
宫颈糜烂无需特别治疗
按照目前的医学概念,“宫颈糜烂”只是一个症状学描述,而不是一个临床诊断,医生所要做的是根据这个症状来判断它究竟是与宫颈病变有关,还是只是由于激素变化导致的。
对于后者,医生会通过询问月经周期来判断,完全不需治疗;而如果是前者,则需要做宫颈细胞学检查,检查是否有炎症、癌前病变等等,若发现问题,再做组织学诊断,确认问题的严重程度。
同时,针对HPV的病毒学检查也是一定要做的。如果仅仅是炎症引起,那不用大惊小怪,因为就像鼻炎、咽炎一样,宫颈那里偶尔发生炎症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要对某些特别的不适症状进行对症处理就好。
宫颈疾病的预防还是要定期做体检
有“糜烂”不等于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没有“糜烂”也不代表不能患宫颈癌。对于宫颈疾病的预防还是要定期做体检,多关爱宫颈,多关注健康,才能更好的享受生活!
温馨提示:尽管上面介绍了宫颈糜烂并不是诱发宫颈癌的前奏,但是大家也不要忽视对宫颈糜烂的提防,定期的妇科检查还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希望各位女性朋友能够克服宫颈糜烂带来的困扰,也远离宫颈癌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