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是一种损害血管性的疾病,即使是换过肾后,随着血管病变,肾再次病变也是避免不了的。糖尿病肾病不仅给患者本身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也给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
门诊上有很多三四十岁的患者,血糖血压不知高了几年了,不在意,有得感觉恶心、呕吐时来到消化科检查,医生告诉是胃炎,有的吃点药,也不见效果,最后经全面检查发现自己是糖尿病肾病,且肾功能已经开始衰竭。
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蛋白尿、肥胖、高脂血症、吸烟等。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血糖浓度升高使水分由细胞进入血浆,致使细胞外液和肾血流量增加,而肾脏的超负荷导致超滤过和肾单位的增生。其次,过量的葡萄糖能与各种血浆蛋白与膜蛋白相互作用,蛋白的种类包括:白蛋白,血红蛋白及一些胶原蛋白,从而导致基底膜的厚度和选择性的改变。其结果是白蛋白能够通过肾小球基底膜,蛋白尿产生。可见,肾小球超滤过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临床医学部肾病风湿免疫科主任刘冰说,糖尿病肾病的防治需要改变生活方式,平时应注意低盐低脂低蛋白饮食,少吃肉类,油炸性食物,从而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早期的糖尿病肾病需筛查白蛋白尿和肾功能是否下降。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应积极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人体肾脏坏掉一半时,肌酐比值会升高。糖尿病肾病患者一般都是蛋白尿比值升高,肌酐比值升高。
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上,糖尿病人应控制血糖血压,定期做检查,用ACEI和ARB等糖尿病肾病的标准化治疗药物,根据病情服用适量的药物。在治疗的同时等带研发新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应用。
刘主任建议:社区应定时开展对糖尿病肾病的公民教育,让公民明白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糖尿病肾病在管理上,应该是早发现,早治疗,早期的治疗性干预能够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并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