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闭经出现的原因会有哪些,中医中药治疗闭经的方式是什么

重庆送子鸟医院2025-09-02  0

闭经属于比较多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其严重影响到了女性朋友的身心健康。导致闭经出现的原因有许多,因此,不少女性朋友了解的都不够透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闭经的诱因,希望能够引起女性朋友的重视。

1.疾病

主要包括消耗性疾病,如重度肺结核、严重贫血、营养不良等,特有的内分泌疾病,如“肥胖生殖无能性营养不良病”等;以及内分泌紊乱影响,如肾上腺、甲状腺、胰腺等功能紊乱。

2.生殖道下段闭锁

如子宫颈、阴道、处女膜、阴唇等处,有一部分先天性闭锁,或后天损伤造成粘连性闭锁,虽然有月经,但经血不能外流。这种情况称为隐性或假性闭经,经过治疗完全可以治愈。

3.生殖器官不健全或发育不良

先天性无卵巢,或卵巢发育不良,或卵巢损害,不能产生雌、孕激素,因此子宫内膜不能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也就不会出现子宫内膜脱落,所以没有月经来潮。

4.结核性子宫内膜炎

结核菌侵入子宫内膜,使子宫内膜发炎,并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最后出现瘢痕组织,而造成闭经。因此,患有结核性子宫内膜炎应及时治疗,不可延误。

5.脑垂体或下丘脑功能不正常

脑垂体能分泌促性腺激素调节卵巢功能、维持月经,如果脑垂体功能失调,就会影响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进面影响卵巢功能,引起闭经;由下丘脑功能失调引起的闭经比较多见,引起下丘脑功能失调的原因很多,如精神刺激、悲伤忧虑、恐惧不安、紧张劳累,以及环境改变、寒冷刺激等。

6.避孕药

妇女服避孕药,特别是长效避孕药,因其能抑制子宫内膜的生长而使月经过少,甚至闭经。但这种现象一般是暂时性的,大部分妇女停药后可自动恢复月经。故对原有月经过少、稀发,排卵稀少的未孕妇女不宜使用口服或肌注避孕药法避孕,而应采取其他方法避孕。降压镇静类药物:有萝芙木类,如利血平;吩噻嗪类,如氯丙嗪类。

7.肾上腺皮质类激素

如强的松的应用可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因而也常可引起闭经。

8.某些中药

经前期、经期不宜使用过于寒凉、收涩之药,以防止引起闭经。过于寒凉药有苦丁茶、紫草根、绿豆等,过于收敛药有五倍子、诃子肉、乌梅等。同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假孕疗法中使用的丹那唑,也会引起闭经。

通过上述的介绍,相信大家现在对闭经的病因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了吧。专家提醒:女性朋友一旦出现闭经的情况,就要马上去医院检查,找准病因之后,才能够针对性做治疗,以免影响到自己的生育能力。

中医治疗闭经的方式其实是比较理想的,并且,中医治疗对身体没有副作用。闭经对女性以身体影响是非常大的。若是觉得中医比较麻烦,也可以利用西医来治疗,但一定要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下面就中医中药治疗闭经的方式进行介绍:

(1)肾气不足:原发性闭经,或初潮晚,月经错后量少,色淡黯质稀,渐至闭经,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夜尿频,带下少,面色晦暗,舌质淡、苔薄润,脉沉细无力、尺脉弱。

治法:补肾益精,调补冲任。

方药:菟丝子、枸杞子、熟地、覆盆子、党参、首乌、黄精、当归、女贞子各15克,紫河车、仙灵脾、肉苁蓉各10克。

中成药:参茸丸。

(2)肝肾亏损:堕胎、流产、久病或产后,经量逐渐减少,经行延后,甚至闭经,头晕目涩,腰膝酸软,心烦潮热,带下量少,阴部干涩,甚则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肌肤不润,毛发脱落,性欲淡漠,舌质淡、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无力。

治法:滋补肝肾,养血填精。

方药:熟地、山药、女贞子、枸杞子、首乌、当归、茯苓各15克,山萸肉12克,杜仲、菟丝子、巴戟天各10克。

中成药:妇科金丸。

(3)气血虚弱:月经逐渐后延,经量渐减,色淡质稀,继而停闭,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毛发少泽,肌肤欠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调经。

方药:党参、炙黄芪、白术、茯苓、当归、白芍、熟地各15克,远志、炙甘草各10克,陈皮、桂心各6克。

中成药:八宝坤顺丸、乌鸡白风丸。

(4)气滞血淤:经行先后不定,量少,渐至闭经,或暴怒之后骤然经闭不行,情志抑郁,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舌质黯或有淤斑淤点、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涩。

治法:理气活血,祛淤通经。

方药:当归、赤芍、川牛膝、莪术、熟地各15克,桃仁12克,红花、枳壳、醋柴胡、桔梗、川芎、甘草各10克。

中成药:血府逐淤丸。

(5)痰湿阻滞:经期延后,经量渐少而至停闭,神疲倦怠,形体渐胖,胸脘满闷,食少痰多,带下量多,色白质稠,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滑。

治法:燥湿化痰,活血通经。

方药:茯苓、苍术、当归各15克,半夏、陈皮、生甘草、制香附、胆南星、枳壳、神曲、川芎各Io克,生姜3片。

中成药:二陈丸。

引起闭经的因素其实是非常多的,在目前来说,最常见的病因就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而引起,比如长期的精神以及心理压抑等病因,其次就是疾病因素,要知道的是,能引起闭经的疾病威胁性都非常大。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cqszn.cn/u/read-367873.html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