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是由子宫内膜腺体间质和血管组成的增生,产生的原因是子宫内膜的过度增长。患者在会出现阴道异常出血以及白带异常。如果长期不就医治疗,会严重影响女性的正常生活。在就医时,诊断检查的方法不仅仅是通过症状确定,更多的是通过各项检查综合判断,下面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1.常规检查
医生查体是最常规的子宫内膜息肉检查。医生会用扩阴器将阴道打开,直接观察宫颈口或宫管内的息肉。由于观察的限度,这种检查适用于较大且明显的息肉,一些较小的息肉不太容易直接观察,还需要结合其他的检查来进行。
2.阴道分泌物检查
阴道分泌物检查是通过棉拭子采取阴道内的分泌物进行涂片检查,通过样本培养判断阴道分泌物内的成分。这项检查能够辅助判断子宫内膜息肉或其他妇科疾病的良恶性。
3.经阴道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检查能够以最详细的图像来表现子宫内或宫颈内的异常增生。在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检查时,可以发现子宫腔内的高回声病灶,其周围会有较弱的强回声环形组织。但是经阴道超声检查出的异常增生,不仅仅包括子宫内膜息肉,肌瘤也会表现为相似的症状,所以此时需要更精密的检查来判断增生的性质。
4.宫腔镜引导下活检
这是活检中最常见且或准确率较高的检查方式,通过采取增生上的部分组织来判断病灶是否为息肉,并且能够判断息肉的性质。
以上的四个检查就是在确认子宫内膜息肉时的常规检查,通过这些检查并综合患者的病情,能够有效的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子宫内膜息肉。医生可以根据检查出的大小和性质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一般只有体积较大或恶性的息肉才需要进行手术,良性的息肉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进行控制。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也在逐渐下降。尤其是女性过了35岁以后患上子宫内膜息肉的几率很高。那么子宫内膜息肉需要治疗吗?虽然子宫内膜息肉是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但却会导致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或不孕等症。为此,患者应尽快去正规医院接受治疗,以下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四种方法。
1.宫腔镜下摘除息肉
如果是小的子宫内膜息肉,无有明显症状,可定期随访。如有异常阴道出血,绝经后或息肉超过1.5 cm,应尽快进行治疗,比如宫腔镜下摘除息肉。这种方法是直接切除位于子宫内膜基底层的息肉根部,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少,属于安全的手术方法。如果子宫内膜息肉导致不孕,这种手术可增加妊娠率和活产率,但不会增加术后流产率。其特点是手术范围有限,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且保留器官功能。但如果术后致病因素仍然存在,则会增加息肉的复发率。
2.宫腔镜直视下切除息肉+子宫内膜去除术
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原因与补充激素、低出生率、更年期晚或服用三苯氧胺有关。因此,对于有分娩高危因素的人群,最好采用宫腔镜联合子宫内膜消融术切除息肉,以便降低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率。如果患者绝经后进行息肉切除术,必须警惕是否有息肉癌变或子宫内膜癌。
综上所述,无论选择哪种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方法,都要在治疗后加强护理,力争早日康复。尤其是在手术后患者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以确保营养丰富的摄入,但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同时应尽快下床活动。家庭成员还应监督和指导协助患者的治疗过程,给予患者更多自信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