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正确认识妇科检查,妇科检查需要做哪些项目

重庆送子鸟医院2025-09-30  7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女性对于到妇产科作检查有排斥心理。由于要暴露隐私部位给医生检查,还要被问及令人尴尬的问题,一般女性难以接受。但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对妇科检查的重要性有了认识,且开始接受每年一次的妇科检查。

妇科检查是很普通的检查,它的作用是对一些妇科疾病作早期预防以及早期治疗。许多妇科病是没有早期症状的,例如卵巢肿瘤,它的发病率很高,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一个主要疾病。在它I期II期的时候是没有症状的,直到III期IV期才会觉得肚子胀,吃不下饭,因为这时候已经有腹水了。而很多妇女来医院看病,往往都是觉得很不舒服了才来,结果发现已经是卵巢癌后期了,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机会。

据了解,在国外,女性很重视作妇科检查,不论有没有觉得不舒服,都会很自觉地定时去查体。而中国除了文化层次较高的女性外,很多人根本没有定时查体的意识。其实妇科检查很简单,首先医生看外阴有无肿瘤、炎症、尖锐湿疣之类。其次是阴道检查,看看有无阴道畸形、阴道炎症、白带异常。宫颈检查要看一看有没有宫颈炎症、宫颈糜烂等。为了防止肿瘤,还要作个宫颈刮片检查,也就是防癌涂片检查,如果有问题,通过这种方法几乎90%都能查出来。有的病人怕作刮片很疼,其实它一点也不疼,没有任何感觉,往往大夫做完了病人都不会察觉。此外,妇科检查还包括触摸检查子宫的大小、形态以及子宫的位置是否正常。有的女性是子宫后位,来月经时常常会有腰骶部疼痛的感觉,发生子宫脱垂的几率也很大,像这种情况在妇检时医生就会帮助给予纠正。别的像卵巢肿瘤、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肌瘤、粘连等疾病通过妇科检查都能查得出来。有的女性觉得子宫内膜有问题,并且月经没有规律,类似这种情况医生会建议作B超来查一查宫腔。这一系列的检查都是常规检查,没有什么痛苦,也不会对女性身体造成伤害。

除去恐惧心理,中国女性特有的羞涩和保守的观念也是阻碍她们作妇科检查的一个因素。对此,张大夫说这是没有必要的。作为医生,早已看过成千上万种外观和大小各异的身体各部位,对他们而言,这与“性”无关,只不过是人体构造的一部分,大夫所要做的就是检查这一部分是否有疾病存在。如果女性在查体时过于紧张会令腹直肌像两块板子一样,医生便会什么都摸不出来,这样就失去了检查的意义。因此在检查时女性应尽量放松,配合医生检查。

经医学研究发现,当前有很多疾病趋于年轻化,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年轻时就发现各种疾病。对于广大女性而言,妇科检查不是针对中老年妇女的,年轻人也要重视妇科检查。医院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段、是否结婚等因素提供不同的检查项目。

众所周知,妇科检查在有效预防、治疗各种妇科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近年来,我国的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重视妇科检查,有的女性坚持每年检查一次。针对广大女性同胞对于妇科检查具体检查什么项目的疑问,我国知名妇科专家做了详细的介绍。

1.妇科内诊检查:医生通过肉眼了解患者外阴,阴道,子宫附件及宫颈有病变;

2.早早孕检查:可初步确定是否怀孕,可以使用早孕试纸自测也可以去医院查血HCG 或是做b超检查;

3.白带常规:可了解阴道感染的病原体,如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等都可以检查;

4.血常规:检测红细胞、白细胞总数及分类,了解有无感染有无贫血;

5.尿常规:检测尿液酸碱度,尿糖,蛋白,潜血等,有助于尿路感染、肾病、糖尿病、结石、肿瘤及出血等疾病的诊断;

6.BV检测:检测细菌性阴道病;

7.支原体衣原体检测:检查生系统有无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8.宫颈刮片:了解宫颈是否有炎症及癌变等

9.TCT 液基细胞检查:TCT 宫颈防癌细胞检查对宫颈癌细胞检出率为100%。同时还能发现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等

10.B超检查:在妇科疾病中主要用于诊断以下疾病:子宫肌瘤、畸形子宫、卵巢囊性肿物、卵巢实性肿瘤、盆腔内炎性肿块或是脓肿、诊断早期妊娠、流产和死胎、葡萄胎、异位妊娠(宫外孕)等;

11.数码电子阴道镜:可将外阴、阴道、宫颈等处的组织放大40倍。以便及早发现肉眼难以辨认的细微病变;

12.肿瘤三项:妇科肿瘤防癌筛查项目,通过CA125水平检查,可以筛查出卵巢癌、乳腺癌、宫颈癌等妇科恶性肿瘤;

13.HIV(抗艾滋病抗体)艾滋病筛查;

14、抗梅毒抗体:梅毒筛查;

15、性激素6项:可准确检查出女性性激素水平是否正常,对于女性生殖系统内分泌紊乱、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等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16、乳腺红外线检查:红外线扫描,准确检查各类乳腺疾病。

随着医疗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各医院的妇科检查的项目上逐渐完善,且呈一定体系。女性经过以上项目的妇科检查,可以较全面的了解自己在妇科方面的健康状况。专家提醒,如妇科检查结果出现异常,一定要针对性的再次复查,确诊。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cqszn.cn/u/read-372314.html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