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月经出现明显的变化就要警惕疾病危害,特别是与多种妇科病息息相关的经期变化,经期缩短是什么原因?经期缩短怎么调理?首先经期缩短女性要警惕以下导致经期缩短的原因,在适当进行调理,从生活作息、饮食、运动、情绪等方面入手改善。
经期缩短是什么原因?
1.月经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女性卵巢内卵泡发育成熟期的长短,而黄体期的长短都是相同的,大约有十四天。如果卵泡发育期长则月经周期长,反之月经周期也就短。另女性月经周期的长短因人而异,一般不少于20天,不多于45天,每个人都有自已的规律。因为月经周期的变短并不等于就患有某种疾病。女性的一生中,月经周期并非一成不变,常可随多种因素而有所变动,一般以周期变短而多见。
2.正常周期在理想状况下,平均每28天或30天造访一次,但21~35天来一次也都算正常。而离预定日期,每个月前后差5天左右也属可接受范围。某些情况下,只要周期稳定,例如40、41或42天来一次也没关系。但太短的周期可能会使女性贫血体虚,可以针对月经周期短的原因用中药或西药来延长周期。
还有一些疾病可能造成月经周期短:
1.卵巢储备功能不良:多发生在35岁以后的生育年龄妇女。
2.黄体功能不全:由于相对固定的黄体期变短,使月经周期变短,该疾病多发生在生育年龄。
3.子宫本身病变如子宫内膜发育不良,由于结核性病变破坏了部分子宫内膜,多次粗暴刮宫损伤了子宫内膜等。
4.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症会导致月经周期短:所以卵巢功能减退也是月经周期短的原因。
5.内分泌功能失调,由于垂体功能低下,卵巢分泌雌激素不足,因而子宫内膜增生不足,内膜较薄,脱落时出血量少,某些患者也可出现月经周期变短的情况。
经期缩短怎么调理
1.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有些女性在月经期有下腹发胀、腰酸、乳房胀痛、轻度腹泻、容易疲倦、嗜睡、情绪不稳定、易怒或易忧郁等现象,均属正常,不必过分紧张,因为紧张焦虑也会使卵巢功能紊乱。
2.注意卫生,预防感染。注意外生殖器的卫生清洁。月经期绝对不能性交。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避免过劳。经血量多者忌食红糖。
3.内裤要柔软、棉质,通风透气性能良好,要勤洗勤换,换洗的内裤要放在阳光下晒干。
4.不宜吃生冷、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饮开水,保持大便通畅。血热者经期前宜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忌食葱蒜韭姜等刺激运火之物。气血虚者平时必须增加营养,如牛奶、鸡蛋、豆浆、猪肝、菠菜、猪肉、鸡肉、羊肉等,忌食生冷瓜果。5、请养成运动习惯,运动可以增强体力,促进血循,并可减少服药时间;
6.日常作息——不要熬夜,以免影响生理节律及内分泌协调性;
7.在水上活动或一般运动后,请速擦干身体着衣,勿贪凉吹风;若不慎淋雨应尽速吹干头发及换衣保暖;月经期间应避免水上活动。
对女性而言月经是个麻烦事,来早来晚多了少了都不行,其实造成月经周期短的原因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人们不注意日常的生活习惯导致的,所以生活中的调理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的月经周期 规律,有正常的性生活 ,月经不来小腹痛 未采取任何有效的避孕措施,月经延迟13天,首先考虑为怀孕。
月经周期一般延迟一周内属于正常现象,除了怀孕,精神因素、情绪波动、环境的改变、年龄、疾病、药物,以及营养状况等因素,均可引起月经延迟。早孕试纸自测率为75%,5分钟内观察有效,有是可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建议你到正规医院妇科进行血HCG、B超等相关检查,确诊是否怀孕,如果没有怀孕,查明原因后对症治疗。
如果你的月经周期规律,有正常的性生活,未采取任何有效的避孕措施,月经延迟13天,首先考虑为怀孕。月经不来小腹痛月经周期一般延迟一周内属于正常现象,除了怀孕,精神因素、情绪波动、环境的改变、年龄、疾病、药物,以及营养状况等因素,均可引起月经延迟。早孕试纸自测率为75%,5 分钟内观察有效,可是有可能会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建议你到正规医院妇科进行血HCG、B超等相关检查,确诊是否怀孕,如果没有怀孕,查明原因后对症治疗。
妇炎消搭档能做到不到一周:疼痛减轻,搔痒消除,白带颜色转好,异味减轻不到半个月:下腹坠胀疼痛感减轻,豆渣样分泌物明显减少,异味消除; 不到半个月:下腹坠胀疼痛感减轻,豆渣样分泌物明显减少,异味消除;不到一个月:月经正常,腰膝酸软,疼痛感消失,阴道湿润、紧缩,各种炎症消失; 不到两个月:妇科炎症彻底消除,失眠,便秘,明显改善,色斑没了,小肚子没了,皮肤恢复弹性,整个人感觉神清气爽,焕发青春活力! 无论是重度还是轻度患者康复后,都不要停药,要继续减量服用一个疗程,这样才能进一步巩固疗效,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