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经是指女性在一定年龄后,卵巢功能逐渐减退或丧失导致月经停止的现象。正常闭经一般无影响,但异常闭经,可能会影响心理健康、影响性生活、导致生育能力下降或丧失、诱发骨质疏松、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风险等。
1.影响心理健康:闭经可能会对女性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情绪会异常低落,不开心。常伴有焦虑、抑郁、烦躁等心理。
2.影响性生活:女性闭经后,体内激素水平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欲减退,表现为性冷淡,对性生活不感兴趣等。如不及时调理,可能会影响夫妻情感。
3.导致生育能力下降或丧失:闭经意味着卵巢功能下降或丧失,此时女性通常无法正常排卵;同房后精子和卵子就无法结合形成受精卵,会导致女性生育能力下降或丧失。
4.诱发骨质疏松:女性闭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如不及时补钙,可能会引起骨质疏松,表现为骨痛、脊柱变形、身体乏力等,甚至会增加骨折风险。
5.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风险:闭经与心血管疾病无直接关系,但部分患者闭经期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会影响血脂代谢,使心血管系统功能下降,进而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对于闭经的女性,建议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要求治疗,以防引起不适症状。
闭经可能是正常现象、精神因素、不良生活方式、药物因素、疾病因素等原因引起的,通常需要查找具体原因,然后对症处理。
1.正常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巢功能会发生萎缩,雌激素分泌量会减少,容易导致闭经。青春期前、妊娠期、哺乳期女性会出现月经不来潮的现象,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属于生理性闭经,通常不需要治疗。
2.精神因素:如果长期精神压力过大、紧张或生活中发生了突发的应激性事件,可能会暂时改变下丘脑功能,导致月经停止。精神因素解除之后,月经有可能会逐渐恢复正常。
3.不良生活方式:如果经常过度锻炼、过度节食、抽烟酗酒、熬夜,可能会扰乱机体平衡状态,会干扰体内激素的正常水平和功能,引起闭经。需要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保持劳逸结合,多吃高营养食物,规律作息,积极戒烟戒酒。
4.药物因素:如果长期服用避孕药物,有可能会导致内分泌发生异常,从而出现闭经的现象,可以去医院进行相应检查,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避孕措施。
5.疾病因素:闭经还有可能是宫腔粘连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原因,如果是宫腔粘连导致的,可以采取宫腔粘连分离手术的方式治疗。如果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原因,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地屈孕酮片或醋酸甲羟孕酮片等药物治疗。
引起闭经的原因较多,如果持续出现闭经现象,需要尽快去医院进行检查,配合医生采取措施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