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出血是女性生殖器官疾病常见的症状出血可来自外阴、阴道、子宫颈和子宫内膜但以来自子宫者为最多。阴道出血量固然可以危及生命,但如良性疾病所致者预后良好;而出血量少的,也可能是恶性肿瘤的最早症状,如忽视反而延误治疗引起不良后果。下面就由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阴道出血是怎么回事,有哪些症状。
1.骸卵期出血这个名词人们常听说。西医叫排卵期出血,中医称之为“经间期出血”。这是由于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使子宫内膜失去激素的支持而出现部分脱落,引起的有规律的阴道出血。这种出血量不多,有些人仅是少量的咖啡色分泌物,一般持续半天或2~3天,最多不会超过7天,可伴有轻微的排卵痛和腰酸。如果正在测量基础体温的人可以发现,这种出血一般是出现在低体温向高体温转变期间。如果症状轻的可以不治疗,但如果症状明显,有可能影响生育就应该治疗了。
2.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为功血。此病在临床上非常多见,主要是由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失常所致,它的表现通常是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治疗的原则就是迅速止血,止血后调整建立正常的月经周期,防止复发,由于长期出血,有些人还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所以纠正贫血也很重要。
3.月经延期了7~10天才有出血,也不要认为这肯定是月经来迟,应该注意观察出血的量、色、持续时间等是否与平常的月经一样,如果出现经血时多时少,淋漓不尽,并伴有腹痛就要留心是不是有宫外孕或先兆的可能;如果出血比平常多,持续时间长,痛经明显,多见于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及时就诊很有必要。
4.性交后阴道有出血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接触性出血,多与阴道炎、宫颈糜烂、宫颈息肉、早期宫颈癌、粘膜下肌瘤等妇科疾病有关。尽快去妇科就诊是唯一的选择。
5.有些女性在无保护措施的性生活后,因为服用了紧急避孕药也会出现阴道出血。紧急避孕药对月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月经周期的改变,可能提早或延迟,尤其是多次重复使用者会导致月经紊乱、出血、淋漓不尽。因此,它只能作为一种补救措施,不能取代正常的避孕方式。这里还要提醒的是一些女性由于滥用一些含有激素的“保健品”、“丰乳药”、“霜”等等,也会对月经有影响。
推荐阅读阴道出血如何治疗
6.一般或自然后3~7天左右阴道流血会停止,极个别人由于体质虚弱、劳累等原因会延长,但这需要由医生来判断。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阴道出血时间延长,在排除术中损伤、宫颈炎症之类的情况后,很可能是宫内有残留,届时由医生检查后决定是用药还是清宫,否则一段时间后,残留的胎膜组织有可能变成绒毛膜上皮癌。
7.曾经患过葡萄胎的女性,经正规治疗两年内又再次出现淋漓不尽的阴道出血,有可能是恶性葡萄胎的早期症状,应该立即就诊。
8.绝经妇女,特别是60岁以后,出现阴道出血有两种可能。对于部分仍有性生活的妇女,由于绝经后内分泌的改变,阴道干燥,如果不使用一些润滑剂,很容易造成阴道机械性损伤而出血。闭经后的无原因的阴道流血,多非好事,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子宫颈癌、子宫癌发生的机率会增加。
女性月经期不规律,经常有阴道频繁出血的症状,可能是出现了功能性子宫出血,必须到医院检查,及时排查其他严重疾病的发生。确诊后要注意积极治疗,否则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功能性子宫出血要注意什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注意事项,使身体治愈更快。
经常出现功能性子宫出血,需要到医院做身体的详细检查,如果患有一些慢性妇科疾病,要积极采取药物治疗。在治疗的同时,使用中药调理,能够提高患者身体的免疫力,减少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几率,还能使月经恢复正常,身体和心理的状态都应该在短期内迅速的调节好。
很多女性长期患有阴道炎,盆腔炎等妇科炎症,这些疾病虽然不严重,但是反复发作,给子宫的损害是非常大的,需要及时治疗,避免影响到子宫。治疗期间最好不要进行性生活,避免阴道和子宫受到刺激导致炎症出血症状。平时性生活也要注意卫生和安全,尽量戴套,预防细菌感染和意外怀孕。
饮食要健康规律。长期吃一些激素食物以及热性食物,会导致子宫炎症频发,功能性子宫出血的频率会增加。应该避免吃激素类药物,不要过度服用避孕药,使用抗生素要严格谨遵医嘱。饮食上多吃维生素和纤维素高的食物,比如各类蔬菜和新鲜的时令瓜果,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女性月经期间要避免受寒受冷,细菌感染会导致身体免疫力降低,子宫受到损伤严重。经期多注意防寒保暖,多休息,避免劳累,防止出血严重。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女性妇科疾病常见的问题,需要严肃对待。积极采取药物治疗,同时要治疗好各种妇科疾病,防止互相影响。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饮食要调节好,经期注意防寒保暖。女性到了更年期,身体抵抗力会降低,平时尽量多做一些适合自己的休闲运动,积极锻炼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