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口脱垂是一种发生在尿道口部位的多发,病发起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发病期间产生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等表现,还会引发排尿困难的情况出现。尿道口脱垂具有严重的危害性,为此发生脱垂后不宜延误治疗时间。那尿道口脱垂的治疗措施主要有哪些呢?
1.保守治疗
针对于行经前女孩或是轻度黏膜脱垂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保守方法治疗,可咨询医生选用抗生素药物治疗,对症用药才能控制病情发展,必要时可以在局部涂抹雌激素油膏,也可配合热水坐浴处理。但对于绝经期的尿道口脱垂患者,需遵医嘱口服雌激素,常用药有替勃龙,之后进行脱垂复位处理。
2.手术治疗
如尿道口脱垂患者的病情不断发展,且采用保守方法治疗无效时,应当考虑手术方法治疗,比如环形切除就是不错的选择。但在切除时不可以用力向外牵拉尿道黏膜,否则会产生切除过多的情况。除此之外,还有环扎术,一般在尿道内放置导尿管,然后在脱出黏膜的基底部使用丝线缚扎在导尿管上,这样才能使其坏死及脱落。
生活中一旦出现尿道口脱垂的症状,应当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方法来治疗。此外,还要注意个人卫生,且要按时清洗阴部,这样才能避免阴部细菌感染到尿道。患者的饮食应当合理安排,需摄入一些纤维素含量较为丰富的食物,比如芹菜、麦片等都是不错的,但要禁忌刺激性严重的食物。
关于尿道口脱垂的治疗方法就是以上知识,提醒大家需谨防尿道口部位的变化,平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小心脱垂以及腹痛症状的出现,身体发病后不宜忽视治疗工作,应当结合病情选择治疗方法。各位患者多注意休息,避免进行不洁净的性生活,还要控制好发病期间的饮食。
尿道粘膜脱垂作为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疾病,往往会同时伴有膀胱脱垂和直肠膨出。这一疾病的发生与支持尿道的各韧带松弛及骨盆底托力减弱有关,在临床上以多产、营养不良的妇女人群为主。因此,建议这一人群应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旦发现有不适反应,就应该到医院进行以下诊断排查。
1.门诊检查:对于一些症状相对比较轻微的尿道粘膜脱垂人群来说,一般可以到医院的泌尿科进行触诊检查。如果在触诊过程中,发现有腹部下坠、腰酸、糜烂、溃疡、白带增多、月经紊乱、经血过多、排尿困难、尿潴留、压力性尿失禁等,基本上就可以诊断为尿道粘膜脱垂的发生。
2.B超检查:对于尿道粘膜脱垂的检查,一般情况下,还可以到医院的妇科进行B超检查。所谓B超检查主要是利用超声波为介质,通过超声波穿越人体的回波成像诊断疾病的一种技术。绝大多数尿道粘膜脱垂人群在B超检查的时候,都会发现脱垂的部位以及病情的分期。
3.内窥镜检查:如果尿道粘膜脱垂的症状比较隐秘,也可以通过内窥镜检查的方法进行诊断。专业的医生使用内窥镜进行检查的话,也可以很准确的判断出尿道粘膜脱垂的具体情况。内窥镜检查主要适用于早期的尿道粘膜脱垂人群,通过内窥镜可以清晰度观察到尿道脱垂的症状表现。
尿道粘膜脱垂的发生,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有明显的小腹坠胀感,尤其是在站立或者是走动的时候,这种不适感就会更加的明显。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有以上这些不适的话,就应该及时到医院的泌尿科就诊检查,然后根据诊断结果,制定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