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很多肾功能的疾病都是可以导致血尿的情况出现的。据了解血尿是肾结石另一主要症状!肾结石可能长期存在而无症状,特别是较大的肾结石。较小结石活动性大,小结石进入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或输尿管时,则引起剧烈的蠕动,以促进结石的排出,于是出现绞痛和血尿。
肾结石引起的疼痛可分为钝痛和绞痛。绝大多数病人,约40%~50%都有腰部和上腹部间歇发作的疼痛史。疼痛通常位于脊肋角、腰部或腹部,多数为阵发性,亦可为持续性疼痛。疼痛轻时,可能仅表现为腰部酸胀或不适,劳动可使疼痛发作或加重。肾结石绞痛是严重刀割样痛,常突然发作。疼痛常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沟、大腿内侧,女性放射至阴唇部位。肾绞痛发作时,患者呈急性面容,双手紧压腹部或腰部,甚至在床上翻滚,呻吟不已,发作常持续几小时,但也可几分钟即缓解。肾绞痛严重时,患者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脉细而速,甚至血压下降,呈虚脱状态,同时,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可误诊为急腹症。在绞痛发作时,尿量减少,绞痛缓解后,尿有增多现象。肾绞痛对症治疗后缓解,也可自行停止,但缓解后数日,仍感虚弱无力,腰部酸胀隐痛。
血尿是肾结石另一主要症状。疼痛时,常伴发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以后者居多。大量的肉眼血尿在肾结石是少见的,体力活动后,血尿可加重,肾结石偶可因无痛血尿就医。
肾结石患者可有尿中排出砂石史,特别在疼痛和血尿发作时,尿内可混有砂粒或小结石,结石通过尿道时,有堵塞或疼痛感,对有疼痛和镜下血尿疑为肾结石,X片未见钙化影时,应密切观察有无砂石排出,如收集到结石,需作分析,为今后防治作参考。
感染性结石除有通常肾结石的表现外,还有它自身的特点。感染性结石生长快,常呈大鹿角状,X线平片上显影,常伴有持续的或反复发作变形杆菌等致病菌的尿路感染史。 1970年Fair报道,在结石裂隙内,甚至在结石核心,都藏有致病菌,抗菌药物不易达到该处而难以消灭它们,停止抗菌药物治疗后,这些幸存的细菌又死灰复燃,引起复发。如手术取石后仍有残余碎石遗留,则很快又长成鹿角状结石,因结石不易取净,尿路感染不能消除,以致这种结石复发率较高,终因结石并发梗阻和感染导致肾功能受损,还可继发肾出血,甚至因此行急症肾切除术。此类病人尿呈强碱性,镜下常有脓细胞及红细胞,尿培养有细菌生长。
通过对以上的阅读,相信大家对于肾结石的血尿症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了吧。俗话说,再多的财富都不如一个健康的身体,可见健康对人的重要性,对于肾病预防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积极做好肾病预防工作虽然不能避免疾病的发生,但是可以有效的减小肾病的发生。
血尿这个名词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对于血尿的相关知识并不是每个人都了解。很多人对此惊恐失措,其实也是不必要的。血尿一般代表着肾病,比如慢性肾炎就非常容易引发血尿。那么血尿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看一下人体排尿的原理。肾是人体过滤尿液的器官,尿液是通过血液流入肾脏,由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出来,再由肾小管重吸收和排泄而形成。它滤过于肾小球,浓缩于肾小管,通过肾盂,流经输尿管,会师膀胱。达到一定的容量后,膀胱加压,尿道开放,尿液排出体外。
正常人和慢性肾炎病人是不同的,正常人12小时可以排出10万个红细胞,此时的尿液清亮,肉眼看不出任何问题。如果我们把尿液离心后用显微镜观察沉渣,每高倍视野可以看到2个以内的红细胞。所以,血尿的定义就是指尿里的红细胞超过了上述标准,指12小时尿液红细胞10万个以上或尿沉渣镜检红细胞每高倍镜3个以上。
以上就是我们的专家对于血尿做的简单介绍 ,希望能给大家的认识带来帮助,出现血尿就代表自己的肾脏出现了问题,可能是出现了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等肾脏疾病,因此需要立即到医院里请大夫进行详细的诊断,千万不要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