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时期会遇到较多的疾病,而尿道脱垂是其中的一种,发病后症状较为明显,容易引发尿频、尿急等表现,加重后还会引发排尿困难的情况。身为家长需谨防幼儿的发育情况,在出现尿道脱垂症状时不宜延误治疗方面的时间。那么治疗幼儿尿道脱垂的方法有哪些呢?
1.中医方剂治疗
二黄茵胆汤是一种疗效显著的中医方剂,适用于尿道脱垂等病的治疗,坚持服用此方可改善尿频、尿急等不适的表现,从而改善幼儿的病情。本方剂的成分包括川连、大黄、胆草、竹茹、建曲等,需将以上成分加水后进行煎煮,应当结合幼儿的年龄及病情安排用量。
2.保守治疗
如幼儿的尿道脱垂轻微,且症状方面并不明显,可采用保守方法来治疗,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抗生素药物,也可以在局部涂抹雌激素油膏,必要时进行热水坐浴处理。
3.手术治疗
但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是脱垂明显的幼儿,采用保守或是中医方剂基本无效,对此应当考虑环形切除术治疗。但在切除时不能用力向外牵拉尿道黏膜,否则会产生切除过多的情况。
除了上述治疗之外,还要加强幼儿的护理工作,特别是饮食方面注意合理安排,需要进食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比如芹菜及麦片等都是不错的,还应当多喝一些温热的开水,从而起到润滑肠道的疗效。
关于幼儿尿道脱垂的治疗方法就是以上内容,在幼儿的成长阶段需谨防尿道的健康状况,一旦出现脱垂则不宜忽视治疗工作,应当根据脱垂的情况选择药物、保守或是手术方法治疗。此外要注意发病期间的卫生,给予幼儿良好的居室环境,还要调整好发病期间的饮食。
尿道粘膜脱垂是一种泌尿系统疾病,这种疾病比较罕见,通常情况下多发于女童、老年妇女及绝经期妇女。伴有尿频尿急、尿道口处少量或大量出血、尿道口出现环形或半环形紫红色肿块等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困扰。那么这种疾病是怎么引起的呢?下面来了解一下。
1.儿童患者
儿童尿道粘膜脱垂常见于体弱的女孩,一般认为该病的发生与骨盆迅速增大和盆腔内器官的改变有关。如果泌尿生殖道横膈膜薄弱,尿道粘膜与粘膜下粘合之间存在先天性粘连缺陷,就会发生尿道粘膜脱垂。
2.老年妇女
老年妇女尿道粘膜脱垂可能是由劳动损伤、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尿道周围组织萎缩或全身肌肉萎缩导致的尿道壁薄弱,尿道周围组织疏松从而导致的尿道粘膜脱垂。
3.其他
除了上述原因外,严重的咳嗽、便秘、腹泻、分娩、尿路感染、负重使膀胱压力过高导致膀胱和尿道压力失衡也会引起尿道粘膜脱垂。此外,尿道周围支撑组织的强度不足,也可能导致本病的发生。如果患有膀胱结石、尿道结石或肿瘤也可能直接引发尿道粘膜脱垂。
以上就是引发尿道粘膜脱垂的原因。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应该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的检查。轻症患者及儿童患者通常会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使用抗生素或者外敷雌激素药膏进行治疗。保守治疗无效患者及重症患者通常会采取会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引起的并发症较多。还可以采用放射性电凝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卫生,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尿道粘膜脱垂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