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有关护理方法,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有关发病原因
通过知道一些相关疾病的护理方法,我们就可以对这些疾病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我们感染上这种疾病,同时也能够将这种疾病的给我们的危害降到最低的程度。下面就由小编来介绍一下有关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有关护理方法。
通常被称为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是指衣原体(占 40%- 50%)、支原体 (占 20%- 30%)及一些尚不明致病病原体 (占 10- 20%)的尿道炎。
保健: (1)治疗期间不许饮酒。
(2)当完成一个疗程后应进行随访。
(3)患者是否按时、按量治疗。因为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治疗不同于淋病能做到短期足量治疗,而且服药次数多,持续时间长,患者容易因公因事而忘记服药,或者1~2天后基本消失而停服,影响疗效或复发。此时不要急于改换药物。
(4)由于目前有多达45%的淋病患者在感染淋球菌的同时也感染衣原体和支原体,因此,在治疗淋病时,可采取同时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联合方案。
(5)性伴侣如有感染应同时治疗。经治疗,病人的症状持续存在,或症状消失后又复发,最可能的原因是性伴侣未经治疗。未经治愈与性伴侣性交,病菌由未经治疗的性伴侣再次传给患者。须知有40%的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是没有任何症状。所以不但患者本身要治疗,其性伴侣也应接受预防性的药物治疗。方法与患者相同,如为孕妇,可用红霉素或阿莫西林治疗。
(6)对于已经多所医院治疗而未愈的患者。要详细了解病情和疗程,若按正规疗法而无好转或无效者,应改换另一种方法,甚至联合治疗。联合治疗时一般不要用同类抗生素。
(7)若证实为沙眼衣原体尿道炎患者,再次治疗时把疗程延长到4—6周可效。
(8)已有不少报告分解尿素支原体对四环素有耐药性,若疑属于这种情况,则及时用其他抗生素。
(9)如果患者反复发作,应警惕并发症,如前列腺炎等,应做相应的细菌学查,并及时治疗。
(10)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应对每一患者尤其是复发者做详细的临床和细菌查,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这样才能彻底治愈。
(11)临床表现与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症状不相符合,且化验没有查出病原体,考虑是否为神经过敏症,此时要解释、安慰并使用镇静药物,经临床应用博乐欣效果较好。
(12)若为滴虫、霉菌或其他少见病,尤其是霉菌性尿道炎,不能一味加用素,否则对患者危害更大,应查清后对症治疗。
(13)非淋菌性尿道炎治疗时不应滥用抗生素,如绝大多数青霉素药物对衣原体、支原体均无效,一般不应使用。磺胺对衣原体有效而对支原体均无效,链霉素大观霉素对衣原体无效对支原体有效,庆大霉素、新霉素、多粘菌素对衣原体无效。
护理: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潜伏期一般为1~3周,发病较缓慢,而且相当部分的患者症状不明显,往往被忽略了,合并淋病时病情易被淋病的症状掩盖,给诊治上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男性患者自觉尿道口刺痒、有烧灼感,尿道口红肿充血、尿频、尿急、有时有轻度排尿困难,如在较长时间不排尿,或晨起时尿道口有水样或稀薄粘液流出。有时尿道口有一层痂皮似的薄膜封口,或者内裤上有污秽物,有些病人无尿道分泌物或者分泌量很少,需用力挤压阴茎才有分泌物从尿道口溢出。
女性患者表现为白带增多、阴道红肿、子宫颈糜烂或有子宫颈炎并有少量分泌物,有的患者有轻微尿痛而无分泌物,还有些患者伴有腰疼但无任何其他症状。
非淋菌性尿道炎虽然症状较淋病淋病轻,但危害并不比淋病轻。由于症状较轻,很多患者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期,从而使治疗非常困难,本病尤其在女性中症状极其轻微,而女性感染者由于症状轻微往往不予治疗,增加了本病传播的机会。本病除引起尿道炎外,在女性约一半以上的患者有合并症,如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宫外孕、不育症和流产。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护理方法:
1.提倡洁身自爱,根除性混乱现象。
2.患者未治愈前不得与任何人发生性关系。
3.个人预防感染与淋病类似。
4.患者应专用浴盆、浴巾,连同内裤都要经常煮沸消毒。
5.性伴侣同治。
上面就是对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有关护理方法的介绍,我们很清楚的了解到该疾病对人体危害还是比较的大。所以,了解该疾病的护理方法,就能够很好的减缓疾病给病患者所带来的痛苦。感谢各位阅读小编的文章。
获知一些疾病的发病原因,有助于我们对该疾病的预防以及控制,因为通过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就可以研制出相关的预防方法,使得疾病能够尽量的远离我们,使其危害降到最低。下面就是对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有关发病原因的介绍。
非淋茵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 urethritis, NGU)是指由淋菌以外的其它病原体,主要是沙眼衣原体、尿素分解支原体所引起的尿道炎。目前,通常被称为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是指衣原体(占40%-50%)、支原体(占20%-30%)及一些尚不明致病病原体的尿道炎。
非特异性尿道炎与淋病一样,也多发生于青年性旺盛期,25岁以下占60%。60年代以来非特异性尿道炎发病率骤增,在欧美已超过淋病居性传播疾患发病率的首位。80年代美国每年新发生的病例达300-1000万人。
(一)衣原体
根据许多国家报告,NGU中30%-50%,淋病病人中20%和性活动强但无尿道炎症状的人中0.5%,以目前常用的培养方法,尿道分泌物可培养出衣原体。女性病人因多数无症状或仅表现为白带增多等妇科症状,难以确定其发病率,有人估计女性病人可能为男性的4倍。 衣原体是一种寄附于腺上皮细胞胞浆内的微生物。呈球型,有特殊的生长周期。每个生长周期有两种发育型。 感染型为原体(elementary body)呈球形,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300-400mm)。原体可在细胞外生存,有感染性。当其附着在易感细胞表面时,被细胞吞饮,在细胞内原体变成另一种繁殖型。 繁殖型即始体(initial body)始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始体按二分裂方式繁殖,最后始体重新组织成原体,从细胞内释放出来,再感染其他健康易感细胞。整个生长周期为72h。 衣原体分类:1、鹦鹉热衣原体。2、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 沙眼衣原体至少有15个血清型。D-K8种血清型与NGU有关。L1、L2、L33个型与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第四性病)有关。
(二)支原体
1.分解尿素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是一种原核微生物。能产生尿素分解酶分解尿素。呈球杆状。因其缺乏坚硬的细胞膜,故不为青霉素所抑制,四环素、红霉素、壮观霉素对之有效。现已从人类泌尿生殖道分离出来7种支原体,其中分离率较高而与泌尿生殖道疾病有关,是分解尿素支原体,其次是人型支原体。婴儿或无性交接触的女性生殖道内找不到分解尿素支原体。而性生活越乱,这种支原体阳性率也越高。Mc Donald 1982年报告587例急性尿道炎症状病人中,209例(36%)中段尿中分离出分解尿素支原体。
2.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支原体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45℃15min即可被杀死。对肥皂、酒精、四环素、红霉素敏感。 衣原体除致成尿道炎、眼结膜炎外,还可致成其他生殖器官炎症,如附睾炎、前裂腺炎、宫颈炎、阴道炎、输卵管炎及盆腔炎等。新生儿通过感染的产道可诱发眼结膜炎、肺炎。男性同性恋者,可患直肠炎及咽炎。
以上就是对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有关发病原因的介绍,相信不少的人对此会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不知道各位非淋菌性尿道炎这个疾病了解有多少,只想说,了解多一点该疾病的发病原因就有利于我们远离该疾病。谢谢大家阅览小编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