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点燃艾叶制成的艾柱,熏烤人体的一些穴位,对穴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保健致病的一种方法,艾灸的文化是很古老的,并且在使用艾灸的时候,也不会给患者带来副作用,使用艾灸治疗闭经有很不错的效果,尤其是对于肝肾不足的女性效果是很明显的。
1.关元穴
关元穴能够培元固本,调气回阳,关元穴位于肚脐正下方3寸处,每日灸1次,每次灸5~15分钟,施灸时,被施灸者仰卧,施灸者站或坐于一旁,手执艾条以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处施灸。
2.血海穴
血海穴有养血润燥的作用,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左右两腿各有一个,膝盖骨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
3.三阴交
三阴交具有健脾养血的作用,艾灸三阴交可以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左右腿各有一穴。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4.肾俞穴
肾腧穴有着滋阴补肾的作用,肾腧穴位于背部中点,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处。左右各有一穴,艾灸肾腧穴最好是在晚上睡觉之前进行艾灸,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5.肝俞穴
肝俞穴能够缓解精神抑郁,减少腹胀腹痛的作用,肝俞穴位于背部,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有一穴。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每日或隔日灸1次,每次灸15~30分钟。
6.太冲穴
艾灸太冲穴会有行气解郁的作用,太冲穴是在脚背部位,第1、2脚趾根部结合处后方的凹陷处,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
7.中极穴
中极穴有益肾兴阳,通经止带的作用,中极穴在(肚脐)正下方4寸处,手执艾条以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施灸,每日灸1次,每次灸约3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8.合谷穴
合谷穴可以镇惊安神,并且可以通络活血,合谷穴在手背部,第1掌骨与第2掌骨间的凹陷处,合谷穴可以自己进行艾灸,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在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每日灸1次,每次灸10~20分钟,尤其是对于胸闷呕吐,带多黏的患者效果更好。
9.脾俞穴
艾灸脾腧穴可以健脾和胃,并且还能够利湿升清,脾俞穴位于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平行往复或旋转施灸,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
10.丰隆穴
丰隆穴有着化痰湿,清神志的作用,丰隆在脚部外踝尖直上8寸,距胫骨前缘2横指宽处,左右腿各有一穴,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
艾灸是中医的一种文化,不仅能够治疗疾病,也可以调理身体健康,并且艾灸对人体没有副作用,不会对人体找到一定的影响,对于 闭经的治疗效果也是很好的,闭经的女性可以在日常的时候使用艾灸的方法来进行调养,在治疗闭经的同时,也可以调理肝肾脾胃,对女性健康有 很多的好处。
一些女性朋友年纪轻轻,因为生活工作压力比较大,自己身体素质差,结果出现了闭经,月经对于女性朋友来说,伤害自然是非常严重的,如果闭经没有及时进行处理,甚至会导致女性朋友永久性闭经,所以我们这个时候一定要纠正自己一些不当的生活习惯,除此之外,大家就需要采取一些偏方进行治疗,比如说黄酒加上益母草就可以有效的解除闭经,除此之外,还包括以下这些方式。
1.将山药和鸡内金晒干,捣碎成碎末,然后在里面加一些红糖,每天用黄酒喝下去,这种偏方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大家需要坚持一段时间。
2.将白鸽去毛,挖掉内脏然后洗干净,然后将鳖甲砸碎,放到鸽子的肚子里面,然后在锅里炖一会儿。把肉炖烂就行了,喝汤吃肉,这个菜可以很好的治疗闭经,还能补血。
3.将党参,茯苓,白术,当归,干姜,炙甘草,这些中药放到锅里加上水用水煎熬,大家需要每天喝一次,这样也可以有效的治疗女性朋友的必经。
4.鳖甲,白鸽,米酒少许。将白鸽去毛和内脏,并将鳖甲打碎,放人白鸽腹内,加入一些适量的清水,还有米酒放在锅里隔水煮熟,然后再加入一些调味料。本方适用于肝肾不足之闭经。
5.山药,鸡内金。将两味干燥,共研细末,用糯米酒或黄酒送服。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女性朋友气血虚弱的现象。
6.黑木耳、胡桃仁,红糖,黄酒适量。将木耳、核桃仁碾末,再加入红糖进行搅拌,用黄酒服下去,每天喝两次。
以上这些就是我们向大家介绍的治疗闭经的偏方了!除了黄酒可以治疗闭经之外,白鸽山药党参山药等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而女性朋友究竟要不要服用这些偏方,大家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因为每种偏方都有对应的类型,如果自己胡乱服用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导致问题进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