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黏膜脱垂在5~10岁女孩当中的发病率最高,当然有时也可发生在绝经后的妇女身上。这种疾病的病因尚不清楚,但大多认为跟你们快速增大、骨盆情况发生变化有关。一旦患上该病,患者就会有尿道口肿物、无痛性外阴出血等症状出现。那这种疾病治疗的方法究竟有哪些呢?
1.舒特勒夫四象限法
舒特勒夫四象限法可以使脱脂的粘膜完全从尿道口里移出,有效地改善并消除患者症状。这种手术操作较简单,疗效满意,且预后较好。
2.脱垂粘膜切除术
脱垂黏膜切除手术可分为尿道外口粘膜环形切除与环扎法两种,这类手术的目的在于充分的切除病变脱垂粘膜,尽量地保存正常的尿道黏膜。另外,该种手术可在治愈疾病的同时减少复发。
3.温水坐浴
温水坐浴可以促进局部血循环,致使肿块减小。若是肿块明显减小,那么患者可继续进行保守治疗,从而避免进行手术治疗。
4.手法复位
在避免手术的同时,可以通过人工手法将脱垂的黏膜进行复位。这种方法安全又彻底,且疗效较好。
5.药物治疗
该病可用来治疗的药物有红霉素软膏、雌激素药等,其中前者为外用抗生素制剂,涂抹在患处可以起到抗感染、抗炎消肿的作用,不过等炎症消退之后,患者就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手术治疗。而后者可以通过调节患者体内的雌激素含量,从而去除病因,改善症状。
以上就是用来治疗尿道黏膜脱垂的方法,经过这些方法治疗后,大多数患者都可被治愈。当然,除必要治疗外,患者平时还需注意护理,多清洗会阴以及尿道部,保持排便通畅。同时做好病情监测,观察尿道口有无肿物、外阴出血等症状,发现这些症状需及时告诉医生。
尿道黏膜脱垂主要是指尿道的黏膜,以及黏膜下的组织脱出并外翻于尿道口外的一种尿道疾病。经常发生于儿童,以及绝经期的妇女,目前具体病因还不是很明确。这种疾病若不及时进行科学治疗,很有可能引起一些不良症状,对患者的生活构成一定的影响。那么尿道黏膜脱垂会引起大量出血吗?以及还会引起哪些症状,下面就一起来介绍介绍。
一般来说,尿道黏膜脱垂是很可能会引起大量出血的。主要是因为尿道黏膜脱垂会引起尿道黏膜出现破损、出血,出血量一般大小不一,色鲜红。如果出血后没有及时及时进行止血或治疗外,这些血液会凝固成血块,从而导致血块从尿道口排出来。
尿道黏膜脱垂除了会引起出血外,还会引起以下这几种症状:
1.尿道口肿物
尿道口肿物是尿道黏膜脱垂的典型症状,其肿物的直径一般为1~5cm,多为环形或者是半环形紫红色的肿块。从肿物中间插入导尿管时,还可清洗看见尿液的流出。感染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尿道糜烂、坏死,以及出现量血性浆液性的分泌物。
2.尿路刺激症状
尿道黏膜脱垂这种疾病还会出现尿路刺激的症状,主要的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患者一般在白天的时候会出现频繁有尿意但是排出的量少,且伴随有灼痛感的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可能会伴有进行性的排尿困难。
总而言之,尿道黏膜脱垂不及时进行治疗的话,是很可能会引起大量出血的症状的。除了会引起这个症状外,尿道黏膜脱垂还会引起上文所提到的几点症状。建议患者出现这种疾病时,最好是及时就医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