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子宫内膜会定期脱落而出血,所以健康女性每个月都会来一次月经。生活中,有些女性会有月经量少的情况。月经量少指的是女性在经期里,血量过少、经期持续时间短。月经量指的是一次月经的总失血量,通常失血量为二十至八十毫升,若是少于二十毫升,便为月经量太少。部分女性从第一次经期开始,月经流量就很少,出现此种情况有可能是因子宫发育不完善所致。倘若女性原先经期流量正常,一下子出现大幅减少的情况,则有可能是由荷尔蒙分泌不正常、无排卵性月经等因素诱发。那么月经量少能怀孕吗?
经期量少有一定的可能会演变为不孕,为了自身健康和家庭幸福,建议及时就医诊治。
1.月经量少,而卵巢功能没有异常,此种情况并不对怀孕产生负面作用。健康女性的月经量在二十至八十毫升之间,倘若女性经期量少但仍处于两者之间,则不必担心,因为在此种情况下女性能够怀孕。
2.如果是因为人体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贫血等)、精神因素(如焦虑忧虑、害怕等以及疲倦、环境变化)等诱发的经期量少问题,那么就可以调理好。通常,情绪疏导法、药物食疗法都可以帮助调理,只要情况转好,女性便能够有怀孕的机会。
3.雌激素分泌量降低会诱发子宫内膜厚度较薄,此时女性经期量少,对怀孕不利。首次来月经的少女,月经量少主要是因为雌激素的分泌尚未稳定,所以是正常现象,并不会影响日后的怀孕。
4.若女性经期量少、闭经是由激素分泌量不够、肿瘤、子宫发育不完善等疾病所致,那其不孕的概率较其他原因而言要高许多。女性应明确自身内分泌失调的诱因,积极诊疗。
5.营养摄入不足也有可能诱发经期量少,严重的会导致闭经,影响怀孕。此种状况危害极大,不仅会导致生殖系统发育不完善而诱发不孕,还会致使免疫力低下而患上其他疾病。
子宫内膜薄,又称为薄型子宫内膜,主要病因是宫腔操作后引起的子宫内膜损伤,其次是因为宫腔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内膜粘连损伤,还有少数患者是不明原因的内膜薄。
子宫内膜薄是引起不孕、反复流产、反复胚胎移植失败等生育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对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是生殖领域的重点和难点,下面就目前针对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策略做一总结:
1。宫腔镜检查及治疗
因为子宫内膜薄的首要病因是宫腔操作导致的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及宫腔粘连,所有对于该类患者首先应进行宫腔镜检查,尤其是四维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不连续的患者,基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宫腔粘连。
宫腔镜手术镜头分为两种,一种就是单纯的宫腔镜检查的镜头,镜头比较细,所以不用扩宫,大多不打麻醉,手术很快,10分钟之内基本可以结束,仅为宫腔检查,如发现问题不能同时处理,最多同时进行子宫内膜的骚刮或轻创,此种手术适合于反复胚胎移植失败但B超提示子宫内膜未见明显异常的患者,可通过宫腔镜检查排除宫腔内异常及炎性疾病等可能,并通过子宫内膜的骚刮或轻创以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受孕率。
另一种采用相对粗一些的宫腔镜,手术需要扩张宫颈,才能保证宫腔镜的镜头顺利通过宫颈管,所以患者感觉会比较疼痛,因此手术需要麻醉,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静脉麻醉的方式。此类手术可以一旦发现宫腔问题,可同时进行治疗,对于不是很严重的宫腔粘连,一次手术基本可以解决问题,比较严重患者可能需要2-3次手术。
目前针对宫腔粘连手术多采用冷刀处理,通过微型剪刀逐渐修剪粘连部位,严重的粘连对剪刀损伤严重,而且费时费力,所以也有些医院采取电刀处理,手术时间显著缩短,但电刀手术会增加内膜损伤的风险。
2。药物促进内膜生殖
促进内膜生殖的药物包括雌激素、改善内膜血供的药物和生长激素等,临床常用的雌激素均是天然雌激素包括补佳乐、芬吗通、爱斯妥等,补佳乐口服用药,芬吗通可口服也可阴道用药,爱斯妥是凝胶经皮用药。改善子宫内膜血供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万艾可等。
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主要作用是抗血小板抗凝,万艾可具有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此外生长激素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也具有长内膜的作用。
3。宫腔局部用药
宫腔用药是一种比较新的针对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方法,主要用在子宫内膜薄引起的反复胚胎移植失败的患者,文献报道可显著提高胚胎的植入率。
应用的药物是G-CSF、GM-CSF类,其作用机理可能和宫腔局部的免疫调节及促仅子宫内膜基底细胞的增殖相关。对于薄型子宫内膜的反复胚胎移植失败患者我院可开展该类治疗。
4。其他治疗
有文献报道针对子宫内膜严重损伤的患者可进行宫腔内干细胞移植的方式促进内膜增长,原理可能和干细胞的增殖效应及免疫效应相关,目前还处在科学研究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