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尿道处的粘膜以及其下的组织脱出且外翻在尿道口外时,就会形成尿道黏膜脱垂。这种疾病跟雌激素水平低下、骨盆生长速度快、腹腔压力升高、先天性发育异常、分娩损伤等因素有关。一旦患上该病,患者就应及时就医治疗。那该病应该如何来治疗呢?下面就给大家具体地介绍一下吧。
1.高锰酸钾溶液
对于感染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通过高锰酸钾溶液来清洗外阴以及尿道。这种溶液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可以抑制住细菌的生长。
2.雌激素
若该病是由于雌激素大幅度下降所导致的,那么患者就需通过补充雌激素促进尿道黏膜,以及周围组织生长,去除病因,改善病情。不过在应用此药期间,需持续监测患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
3.激光手术
患者在手术前排空膀胱内的尿液,取截石位,应用刺激性或者是较小刺激性的消毒液冲洗外阴,然后铺敷无菌洞巾,用二氧化碳激光聚焦于文式钳内切开,再以高位环形钳夹激光切除掉脱垂的尿道黏膜。另外,全部切除手术对于残留的突出脱垂黏膜需进行二氧化碳激光间接气化。
4.放射式电凝
在脱垂组织周围进行电凝治疗,可促使脱垂组织萎缩。这种方法相对安全,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无效且不宜手术的患者。不过在治疗期间患者需注意皮肤护理,避免感染。
以上就是用来治疗尿道黏膜脱垂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及时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预后尚可,无后遗症,不会影响自然生命,但在治疗期间患者需每周复查,监测治疗效果。当然,治疗后患者需注意护理,多清洁会阴以及尿道部。同时尽量避免一些会使得腹内压升高的行为,如持续负重。
尿道黏膜脱垂属于女性泌尿疾病,多发生于儿童跟绝经后的妇女。这种疾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跟腹内压增加、骨盆生长过快、尿道发育薄弱、雌激素水平大幅度降低等因素有关。一旦患上该病,患者就应及时进行相关的治疗。那么该病治疗后,究竟多长时间能好呢?
尿道黏膜脱垂治好的具体时间是不明确的,其治疗的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身体个人状况、年龄、治疗方案以及治疗时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不管该病治疗需要花费多长时间,患者都应及时就医治疗,稳定病情。那么尿道黏膜脱垂治疗的方法,究竟有哪些呢?
1.脱垂黏膜切除术
脱垂黏膜切除术包括尿道外口黏膜环形切除术、环扎法两种。其中尿道外口黏膜环形切除术,会充分切除病变脱垂的黏膜,尽量将正常的尿道黏膜保存下来,但该手术可能导致尿道外口狭窄及感染等并发症。环扎法需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医生通常会在患者尿道里放入合适大小的导尿管,之后再用医用线将脱垂黏膜环扎在导尿管上,使其坏死脱落。
2.Shurtieff四象限法
使用四象限缝合支持线法,可使患者脱垂的黏膜完全地从尿道口移出来,并避免导尿的困扰。
3.手法复位
手法复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脱垂的黏膜,当然在复位的同时,患者还可配合缩肛工作,帮助脱垂黏膜尽快回缩。
通过以上介绍,可知尿道黏膜脱垂具体恢复的时间不明,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决定。无论该病需要治疗多久,患者都需进行保守或手术方面的治疗。一般该病应首先采取保守治疗,控制感染,改善症状。不过对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病情反复的患者,就需选择手术治疗。